二尖瓣反流(mitral regurgitation,MR)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。近年来,介入治疗的兴起扩大了 MR 患者的手术治疗指征,但我国 MR 流行病学(特别是需要治疗的 MR 数量)特征尚不明确。本文借鉴欧美 3 项基于社区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,参考国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、浙江大学第二医院、北京阜外医院基于医院患者人群的调查,对我国 MR 患者人群数量进行分析估测。通过计算,估测中国需要干预治疗 MR 患者约为 750 万,重度 MR 患者约为 550 万。
二尖瓣反流(mitral regurgitation,MR)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。外科手术是既往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。随着器械研发及临床研究的进展,介入治疗已成为 MR 新兴治疗手段。经导管缘对缘二尖瓣修复(transcatheter edge-to-edge repair,TEER)已被新近美国瓣膜指南[1]推荐为 MR 治疗的ⅡA 类适应证。随着二尖瓣介入治疗的快速发展,MR 流行病学变得更令人关注。我国 MR 流行病学(特别是需要治疗的 MR 数量)如何以及中国 MR 患者究竟有多少,这是一个学术界及产业界近来非常关心的问题,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很明确的答案。本文通过对文献梳理,试图给这个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答案。
1 国际上流行病学数据
关于 MR 流行病学,最权威、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是来自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 Lancet 的一个研究[2]。该研究由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(NHLBI)组织,共入选 2000 年美国队列人群中 16 501 名的成年受试者(>18 岁),行超声检查,分析各种瓣膜病(中度以上的)的发病率。发现 MR(中度以上)是最常见的瓣膜疾病,MR 人群总体患病率为 1.7%,并随着年龄的增长,65~74 岁达 6.4%,75 岁以上达 9.3%;见表1。MR 在整体人群患病率为主动脉瓣狭窄的 4 倍(1.7% vs. 0.4%)。然而,该研究对象为所有瓣膜病,并未将中度或重度的 MR 独立分开计算。2018 年的另一个研究[3],其定义的 MR 为孤立性 MR,即排除了既往心脏手术史、合并的二尖瓣狭窄或者主动脉瓣病变,纳入中度或重度 MR。共入选 2000~2010 年美国 Olmsted County 中行超声检查的 29 390 名居民。MR(中度或重度)在整体人群患病率为 0.46%,在成人人群(>18 岁)患病率为 0.59%。共 1 294 例患者确认 MR,包括 900 例中度 MR(占 70%),394 例重度 MR(占 30%)。根据这个分类,计算出整体人群重度 MR 患病率为 0.14%,成人人群重度 MR 患病率为 0.18%。该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上升,65~74 岁重度 MR 患病率为 0.5%,75 岁以上约 1%;见图 1。该研究中 MR 患病率明显低于上述研究[2],是因为虽然所有社区人群只能在这个研究中心做超声检查,但仍有部分人未行超声检查而被遗漏,故明显低估了 MR 患病率。其次是因为该研究中只入选孤立性 MR,排除了合并其它瓣膜疾病以及有外科手术史的 MR。该研究中,重度 MR 占所有 MR(中度以上)的 30%(394/1 294),原发性 MR 和继发性 MR 比例分别为 44%(571/1 294)和 56%(723/1294),这两个比例是个重要数据。


来自欧洲的一项大型社区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调查研究[4],入选了 2 500 名 65 岁以上居民,所有人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,以统计瓣膜病的新检出率,结果发现 MR(中度以上)新诊断率(既往未被诊断)为 2.3%,远高于主动脉瓣狭窄(0.7%)。
2 中国相关研究数据
在中国,缺乏 MR 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。有几个间接研究有一定提示意义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单中心研究[5]共纳入 2010~2012 年于该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 134 874 例,以患者第一次就诊时超声为基准。结果发现,轻度 MR(+)、中度 MR(2+)和重度 MR(3+/4+)的检出率分别为 42.44%、1.63%、1.44%。MR 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。左室射血分数<30% 者重度 MR 发生率为 22.14%,左室射血分数 30%~44% 者为 13.0%。原发性 MR 所占比例约为 50%。根据浙江大学第二医院的 139 496 例就诊患者心脏超声数据库的分析[6]显示,重度 MR 检出率为 0.68%,重度二尖瓣狭窄 0.38%,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为 0.28%,和重度主动脉瓣反流为 0.27%。重度 MR 和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。阜外医院牵头的全国多中心瓣膜病调查研究(China-DVD 研究)入选了我国 2016 年 69 家中心 5 983 例老年瓣膜病(60 岁以上,中度以上瓣膜病变)住院患者,结果显示 MR 为最常见的瓣膜病;见图 2[7]。但是,该 3 项研究均不是基于社区人群的,而是来院就诊患者,高估了 MR 患病率,但仍提示 MR 为我国临床最常见的瓣膜疾病,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。
3 我国 MR 人群数量的估测
根据以上分析,若取 Olmsted County 研究[3]中的数据,即成人人群患病率为 0.18%,以成年人口 11 亿计算,那么中国成人重度 MR(孤立性的)最保守估计有 200 万。这种计算是一种保守的估算方式,很可能低估。若取 NHLBI 研究[1]的数据为基准,重度 MR 占 30%,患病率为 0.5%,那么中国成人重度 MR 为 550 万,而 MR(中度以上)总体人数约为 1 900 万。然而,目前临床实践中,还有一个需要治疗的 MR 等级,即介于中度和重度之间的中重度的 MR(3+)。如果加上这一等级的 MR,需要治疗的 MR 患者数量更多。根据 Head 等[8]的研究数据,3/4+ MR 占所有 MR 的 40%,因此估测目前我国需要干预治疗 MR(≥3+)有 750 万。
Head 等[8]估测美国 MR 患者(中度以上)有 410 万,需要治疗的 MR 患者 167 万(3+/4+),而实际上美国二尖瓣外科手术每年只有 3 万例,即每年约有 2% 患者得到治疗,这是因为 49% 的患者由于手术高危未接受治疗,还有 49% 患者未到医院就诊而未被诊断出来;见图 3。这个数据和以上笔者估测数据结果相符。目前中国人口约为美国 4 倍,把上述这些美国人数乘以 4,接近于前述对中国患者的估测数据。目前中国二尖瓣年外科手术量约 4 万例,故治疗比例比美国更低,仅有 0.5%。
4 小结
总之,目前没有中国 MR 流行病学准确的数据,但通过类比美国流行病学数据估测,中国需要干预治疗 MR 患者约为 750 万,重度 MR 患者约为 550 万,而极低的治疗率(0.5%)预示着具有微创和安全等优点的治疗手段(如介入治疗)具有极大发展前景。
利益冲突:无。
作者贡献:潘文志进行资料收集、整理、 分析及初稿撰写;周达新对文章知识性内容做批评及建设性审阅;葛均波对文章知识性内容做批评和建设性审阅以及支持性贡献。
二尖瓣反流(mitral regurgitation,MR)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。外科手术是既往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。随着器械研发及临床研究的进展,介入治疗已成为 MR 新兴治疗手段。经导管缘对缘二尖瓣修复(transcatheter edge-to-edge repair,TEER)已被新近美国瓣膜指南[1]推荐为 MR 治疗的ⅡA 类适应证。随着二尖瓣介入治疗的快速发展,MR 流行病学变得更令人关注。我国 MR 流行病学(特别是需要治疗的 MR 数量)如何以及中国 MR 患者究竟有多少,这是一个学术界及产业界近来非常关心的问题,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很明确的答案。本文通过对文献梳理,试图给这个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答案。
1 国际上流行病学数据
关于 MR 流行病学,最权威、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是来自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 Lancet 的一个研究[2]。该研究由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(NHLBI)组织,共入选 2000 年美国队列人群中 16 501 名的成年受试者(>18 岁),行超声检查,分析各种瓣膜病(中度以上的)的发病率。发现 MR(中度以上)是最常见的瓣膜疾病,MR 人群总体患病率为 1.7%,并随着年龄的增长,65~74 岁达 6.4%,75 岁以上达 9.3%;见表1。MR 在整体人群患病率为主动脉瓣狭窄的 4 倍(1.7% vs. 0.4%)。然而,该研究对象为所有瓣膜病,并未将中度或重度的 MR 独立分开计算。2018 年的另一个研究[3],其定义的 MR 为孤立性 MR,即排除了既往心脏手术史、合并的二尖瓣狭窄或者主动脉瓣病变,纳入中度或重度 MR。共入选 2000~2010 年美国 Olmsted County 中行超声检查的 29 390 名居民。MR(中度或重度)在整体人群患病率为 0.46%,在成人人群(>18 岁)患病率为 0.59%。共 1 294 例患者确认 MR,包括 900 例中度 MR(占 70%),394 例重度 MR(占 30%)。根据这个分类,计算出整体人群重度 MR 患病率为 0.14%,成人人群重度 MR 患病率为 0.18%。该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上升,65~74 岁重度 MR 患病率为 0.5%,75 岁以上约 1%;见图 1。该研究中 MR 患病率明显低于上述研究[2],是因为虽然所有社区人群只能在这个研究中心做超声检查,但仍有部分人未行超声检查而被遗漏,故明显低估了 MR 患病率。其次是因为该研究中只入选孤立性 MR,排除了合并其它瓣膜疾病以及有外科手术史的 MR。该研究中,重度 MR 占所有 MR(中度以上)的 30%(394/1 294),原发性 MR 和继发性 MR 比例分别为 44%(571/1 294)和 56%(723/1294),这两个比例是个重要数据。


来自欧洲的一项大型社区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调查研究[4],入选了 2 500 名 65 岁以上居民,所有人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,以统计瓣膜病的新检出率,结果发现 MR(中度以上)新诊断率(既往未被诊断)为 2.3%,远高于主动脉瓣狭窄(0.7%)。
2 中国相关研究数据
在中国,缺乏 MR 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。有几个间接研究有一定提示意义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单中心研究[5]共纳入 2010~2012 年于该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 134 874 例,以患者第一次就诊时超声为基准。结果发现,轻度 MR(+)、中度 MR(2+)和重度 MR(3+/4+)的检出率分别为 42.44%、1.63%、1.44%。MR 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。左室射血分数<30% 者重度 MR 发生率为 22.14%,左室射血分数 30%~44% 者为 13.0%。原发性 MR 所占比例约为 50%。根据浙江大学第二医院的 139 496 例就诊患者心脏超声数据库的分析[6]显示,重度 MR 检出率为 0.68%,重度二尖瓣狭窄 0.38%,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为 0.28%,和重度主动脉瓣反流为 0.27%。重度 MR 和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。阜外医院牵头的全国多中心瓣膜病调查研究(China-DVD 研究)入选了我国 2016 年 69 家中心 5 983 例老年瓣膜病(60 岁以上,中度以上瓣膜病变)住院患者,结果显示 MR 为最常见的瓣膜病;见图 2[7]。但是,该 3 项研究均不是基于社区人群的,而是来院就诊患者,高估了 MR 患病率,但仍提示 MR 为我国临床最常见的瓣膜疾病,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。
3 我国 MR 人群数量的估测
根据以上分析,若取 Olmsted County 研究[3]中的数据,即成人人群患病率为 0.18%,以成年人口 11 亿计算,那么中国成人重度 MR(孤立性的)最保守估计有 200 万。这种计算是一种保守的估算方式,很可能低估。若取 NHLBI 研究[1]的数据为基准,重度 MR 占 30%,患病率为 0.5%,那么中国成人重度 MR 为 550 万,而 MR(中度以上)总体人数约为 1 900 万。然而,目前临床实践中,还有一个需要治疗的 MR 等级,即介于中度和重度之间的中重度的 MR(3+)。如果加上这一等级的 MR,需要治疗的 MR 患者数量更多。根据 Head 等[8]的研究数据,3/4+ MR 占所有 MR 的 40%,因此估测目前我国需要干预治疗 MR(≥3+)有 750 万。
Head 等[8]估测美国 MR 患者(中度以上)有 410 万,需要治疗的 MR 患者 167 万(3+/4+),而实际上美国二尖瓣外科手术每年只有 3 万例,即每年约有 2% 患者得到治疗,这是因为 49% 的患者由于手术高危未接受治疗,还有 49% 患者未到医院就诊而未被诊断出来;见图 3。这个数据和以上笔者估测数据结果相符。目前中国人口约为美国 4 倍,把上述这些美国人数乘以 4,接近于前述对中国患者的估测数据。目前中国二尖瓣年外科手术量约 4 万例,故治疗比例比美国更低,仅有 0.5%。
4 小结
总之,目前没有中国 MR 流行病学准确的数据,但通过类比美国流行病学数据估测,中国需要干预治疗 MR 患者约为 750 万,重度 MR 患者约为 550 万,而极低的治疗率(0.5%)预示着具有微创和安全等优点的治疗手段(如介入治疗)具有极大发展前景。
利益冲突:无。
作者贡献:潘文志进行资料收集、整理、 分析及初稿撰写;周达新对文章知识性内容做批评及建设性审阅;葛均波对文章知识性内容做批评和建设性审阅以及支持性贡献。